应用数学

北大韦神再上热搜:世间很多问题,对数学家而 

来源:应用数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08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周劼

这两天,韦神又霸屏了。

日前,有人爆料,六个博士组成的一个科研团队,做一项模拟物理性能的实验,结果花了四个月时间,解决不了方程处理失真问题。束手无策之余想到了北大“韦神”韦东奕,于是托人请韦神帮忙,两三天后韦神发来方程的处理结果,和真实实验数据匹配率达到99.8%,可谓完美解决。大家于是感叹,不是“神”,是“超神”。

瞬间,这件事和“韦神”“哈佛曾为韦神打破校规”“北大数学院院长谈韦神”等话题共同冲上热搜榜。微博上另一位数学大牛贼叉求证了这件事的真实性后,感叹说,数学要上热搜还得靠韦神啊!

其实,类似的故事在华为也曾上演过。华为一个算法专家团队小半年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求助华为法国研究所一位数学大牛,一星期就解决了。

在别人如撼山难,在数学家如吹灰易,两个故事形成难易、长短的“残酷”对比,有人感叹,数学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差距;也有人说,数学的特点就是:不会的人薅光头发也不得其门而入,会的人瞟一眼就登堂入室。世间的很多问题,对于数学家而言是降维打击,所以数学家出马,如同侠客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我的理解,“残酷”更凸现了数学家的作用:无用无不用。

数学家一般不会考虑自己研究的东西有什么用,就像数学大师乌拉姆开玩笑说的,纯数学家习惯用数学符号工作,一旦论文里出现了真正的数字,甚至是带小数点的数字,简直是奇耻大辱。看看韦神上课时密密麻麻的板书,就知道此言非虚。

另一方面,正因为无用,才有大用。数学就如同庄子寓言里的那株大樗,“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数学家们则“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在这个与世间隔离的精神之乡里,把宇宙的本质想得彻底,将人类的思维推至极限。一旦走出“逍遥游”,反观“人间世”,看那些世间的纷扰应用问题,自然牛刀小试,庖丁解牛。

所以,真正的数学家研究数学时,一定是位“隐者”,沉潜于自己的世界,沉溺于自己的玄思,“独寐寤言,永矢弗谖”,能入乎其里而不能出乎其外,黑板上一个符号让他心潮澎湃,窗外阵阵春雷却泛不起一丝涟漪。就像北大数学院院长评价韦神:“他很专心做数学。他就是生活方式比较淳朴,我们尊重他的意愿。”越是隐于数学,一旦出乎数学,越是“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看到处于“隐”态的数学家是常态,处于“显”态的数学家是偶然。想要看到数学家的“显”,就要尊重数学家的“隐”。正因为如此,我可以理解韦神因工作上热搜,但不太希望他因生活上热搜。生活里的每一次直播,可能都是一次对他工作的干扰。

“隐”于我们身边的数学家,因为专注而淳朴,而木讷,甚至不近人情地怪异。他的事业我们不理解,他的性情我们多半也不理解,那我们该如何与他相处、相知?

简单说,对我们个人而言,敬而远之比强做“朋友”更来得彼此相安自然。就像看到拎着两个馒头、夹着一瓶矿泉水的韦神,最好的交际是熟悉的陌生人,不凑近、不攀谈、不打听,更不看稀奇。

对整个社会而言,善待、尊重则是比热搜更好的追捧。整个国家,乃至人类,韦神这样的数学家当然越多越好,可能全世界都没几个人理解他们,但仍然要宝一样呵护着珍爱着,管你研究什么,管他有没有用,都“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就像俗语里说的,“气命儿般敬重看承,心肝儿般爱怜收拾,眼皮儿上供养,手掌儿里高擎着耐心儿卷”。

上一篇:北大院长谈韦神降维打击:很平常 只潜心研究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