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学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策略和 

来源:应用数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0

小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本文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我谈谈以下几种策略和方法:

一、做创新型的“新”教师

让学生每堂课都感受到一个新老师。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首要的离不开教师,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的数师,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去创造。为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要求教师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再塑自身形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观念新、教态新、教学方法新、教学过程新、教学手段新、板书新,每堂课都给学生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新鲜感,让学生每堂课都感受到一个新老师。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好奇和惊讶,才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灵感。

二、营造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教师要营造使学生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氛围,把爱心、微笑、激励、成功、信任带入课,给学生一个发展个性的自由天地、一个创新的思维空间、创造的活动舞台,让学生好奇地问,让学生自信地说,让学生尽情地体验,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乘法》一课时,先课件出示情景图:师:仔细观察,从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的“个”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师:想一想,你还能找出不一样的方法验证你的计算结果吗?小组交流,汇报结果(根据学生发言依次板书),此结果一出,不但使学生感到惊喜,就连全班的同学也惊叹不已,能突破这个思维定势与分组分解的思维定势,无疑得益于平时的多做多看,多思多言。

三、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基于实验始于问”。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在确实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开始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数学知识之间的渗透和迁移,明确的提出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情境中来,并教学生思考的方式和范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索,激发学生去创造。例如:在讲《圆》公式时,我是这样设计问题情境,导入新知:1.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动画片。(出示课件)2.师:我们要求小朋友的活动场地有多大,就是求圆的什么?(圆的面积)3.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形学具,摸一摸、指一指,感受圆的周长和面积。设疑:那么圆的面积怎样求呢?教师让学生说出以前学过的平行四边行图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的来的?然后复习演示平行四边行的公式推导过程。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个个兴趣盎然,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四、创新教学内容,诱导学生创新思维

立足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开发和利用,吸收和引进与现代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情境和问题,完善充实到课堂教学中来,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是十分有益的。例如,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我是这样教的:出示2016年里约奥运会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师:同学们看过奥运会吗?知道他们都是谁吗?生:看过,图片上的是孙杨,傅园慧。师:大家也肯定关注中国队的奖牌数量情况,老师也在这里统计了一下 2004-2016年四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奖牌数量,中国队在哪届奥运会上得到的奖牌数最多呢?生:2008年北京奥运会。师:那老师有一个问题,能试着用统计图表示2008年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金银铜牌与奖牌总数的关系吗?学生在统计图纸上自由设计统计图。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数据自由设计统计图,在设计的过程中体会如何用恰当的图形表示金银铜牌与奖牌总数。教师建立概念用投影展示学生的设计作品,并出示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统计纸。师:大家看这是什么统计图?生:条形统计图。怎么办?这样一个灵活性比较强的问题,引起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学生的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展开,从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五、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生比较习惯于从已有的知识规律中去直接寻求答案,作为一般认识这样做是对的。但一遇到新的问题,情况就复杂了,从已有的知识规律中往往找不到直接答案,需要对原有的知识进行重新认识、重新组合,去分析、去判断,这就要用发散思维去变通、去独创、去探求新知识。当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后,发散思维就应告一段落而让位于收敛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中最富生命力,并且起主导作用,且它离不开收敛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积极思维情景,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适时利用现代教育媒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学生的创造思维也会得到协调发展。

上一篇:探究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与评价
下一篇:没有了